乐团演奏时,每个演奏人员都看着乐谱,指挥家的指挥棒是给谁看
实际上指挥也是在表演。他在用型体语言在诠释乐曲。人们看到演奏员光看乐谱不看指挥。其实是指挥与演奏员已经历无数次排练,彼此已结合的天衣无缝。所以呈献给观众的貌似谁也不看指挥,实际是演员与指挥完美呈献给观众的精采演出。
给全乐队看啊,同一,协调啊。指挥棒也是因为各类乐器多了,地方大了,为了大家都看见所以有了指挥棒。小时候也想学乐器,穷啊,爸爸给了我一根筷子,我还真指挥了一次比赛,牛吧
乐队指挥家的指挥棒,是指挥手臂的延长。提高乐手能见度,有提高指挥效果的作用。特别是在大型乐队前。其次,手中的指挥棒比手更能作出许多细腻动作,可以准确表达传递指挥家的情感动机。使乐手更方便接受和理会指挥家对乐曲的理解和需要。对复杂的交响乐更有驾驭能力。所以,音乐指挥家手中的小小的指挥棒,有如力压三军的帅旗军鼓。
交响乐团每个演奏员面前的乐谱,大多起到提示作用。因为,在排练过程中经过多次的训练,造就熟记于心。
在演出时用余光随便扫一眼即可,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指挥棒上。
再说,交响乐是分音区协作。每个音区承担的主旋节奏不同,都在乐谱中有标注。所以,离了乐谱不行。而指挥棒的每一个细节动作,才是提示不同音区协作的默契。
这就是为什么指挥才是交响乐演奏的核心所在。因为,离了指挥就无法让交响乐演奏音律和谐共鸣,又能演奏出乐曲的层次感而动听。
换一个容易理解的吧 你开车的时候 全神贯注于路况 你怎么知道超速没有呢?
答案当然是余光 对啊乐手也有余光 一边演奏 一边等指挥的信号 还得翻乐谱 不排演肯定手忙脚乱